哈尔滨机场“乙类乙管”后新增至哈巴客运航班******
本报10日讯(仇建 见习记者王迪李成茁)10日12时28分,载有46名旅客的HU719次航班缓缓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起飞,这是我省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后,哈尔滨机场增开哈尔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际客运航班。
此次增开航班是海南航空哈尔滨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客运航线首航,机型为B737-800。至此,哈尔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达到每周2班,其中,俄罗斯奥罗拉航空公司每周一执行1班,海南航空每周二执行1班。对俄航班的不断增加,将有效增进两国的国际交流、商务往来和旅游消费。同时,进一步便利了我国东北地区与俄远东地区的快捷连通。
为满足旅客出入境需求,哈尔滨机场积极响应出入境宽松政策,稳步有序地恢复、增加国际航线,在现有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蒙古国乌兰巴托等国际航线的基础上,将逐步恢复2019年在飞的一系列国际航线。
福建泉州抢救“迁台记忆” 已征集档案2000多件******
中新社泉州1月9日电 (记者 孙虹)“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是承载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主要载体,是“两岸一家亲”的有力证明。福建省泉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苏悦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泉州“迁台记忆”档案征集工作初见成效。
2021年5月,泉州在福建率先启动“迁台记忆”档案文献抢救征集工作。截至目前,泉州已征集各类“迁台记忆”档案文献资料2000多件,其中包括信件、户籍、凭证、图书资料、纸质照片、录像、口述实录采集等。
苏悦表示,“迁台记忆”档案征集仍存在征集线索少等问题,应加大力度继续推进“迁台记忆”档案征集工作。
作为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地缘相近、血缘相亲,台湾人口中祖籍泉州的约占44.8%。历代迁往台湾落地生根的泉州籍先民,在两岸混居、求学、信仰、工作、通婚等活动中,留下大量真实反映两岸社会变迁、承载民族记忆的最原始而珍贵的档案文献,统称“迁台记忆”档案文献。
苏悦指出,而今,当地老一辈台胞台属几近古稀,民间对“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保护意识薄弱,档案文献实体散佚损坏严重,口述档案项目较少,泉州民间“迁台记忆”着实面临着消逝风险。
为此,苏悦在正于此间召开的泉州市两会上提出,建议泉州设立“迁台记忆”档案工作专项保障资金,用于实地走访、线索征集、整理修裱、建设“迁台记忆馆”等工作;深入挖掘“迁台记忆”里的两岸故事,扩大宣介辐射面,引导更多人参与保护、收集“迁台记忆”档案文献。
苏悦还建议,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档案机构的专业力量,通过座谈、研讨等形式,充分挖掘“迁台记忆”档案文献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活化利用“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